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调研 >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记者:吐了,此生不想再闻第二次 全球快资讯

2023-06-24 21:29:18    来源:临溪柚子


(资料图片)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清朝以前,历朝历代的古人对头发都是非常看重的,无论男女都留着长发,丝毫不敢损毁。然而在清兵入关后,满族统治者开始强制推行“剃发令”,让汉人们要么剃发,要么砍头,人们为了求生,就只能忍辱负重接受了这种怪异至极的发型。

现在各种影视剧中较为常见的发型是剃掉半个脑袋头发的阴阳头,但实际上一开始的清朝发型是“金钱鼠尾式”,只留下脑袋顶上一点点头发,扎出的辫子也只有老鼠尾巴那么粗。后来发型在朝代发展中演变,最终才变为“牛尾巴”式的阴阳头。

满族人之所以留这种发型,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都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满族作为游牧民族,终日以打猎为生,长头发会影响他们的视线,有时还容易被树枝挂住。为了不影响打猎,满族男子就将前面遮挡视线的头发全部剃掉,后面的头发绑成一条辫子,方便又利落。

到了后期辫子越留越粗,是因为征战时可以将其绕在脖子上,《清末社会鳞爪》中提到,清军“在打交手白刃战时,将辫子缠于脖项,借以避刀砍”。

但这种辫子同样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最明显的就是卫生问题。普通百姓整日劳作,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解开长辫子仔细清洗、洗完再仔细编上,就只能随便拿水冲一冲,或者干脆不洗。大多数百姓只有在红白喜事、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用心洗一次头发,平时就任由它在头上藏污纳垢。

清朝以前虽说也不像现代隔一两天洗个头,但至少是散开的,可以梳理梳理灰尘,洗头时也不用花时间解开或者编辫子,洗头频率自然高于清朝。而清代编在一起的辫子集中了几个月的灰尘和泥垢,甚至还可能生跳蚤。

据说来华的一位英国女记者为了体会中国当时的风土人情,就曾亲眼见过普通老百姓过节洗头,拆开辫子时掉落的泥垢和奇异气味让她食不下咽、几欲作呕,那幅画面也令她记忆犹新。

当时唯有官绅贵族和皇室要好一些,官员们10天有一次休沐,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清洁一下,平时闲暇也有足够的条件泡个澡,还能有下人服侍。不过若是到了孝期甚至国丧时期,那就有得熬了,整整100天不许洗头洗澡,满朝文武估计心里也是崩溃的。 幸而清朝覆灭后,人们对西方思想接受度越来越高,留学生也越来越多,许多人开始剪去辫子,留起了清爽的短发。当时孙中山还特意下达规定,通令全国剪辫,《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

至此,中国人结束了200余年的留辫史,终于迎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