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调研 >

中国画里说夏至 读懂二十四节气便是读懂中国智慧

2023-06-21 16:39:58    来源:华夏经纬网

图为李旺所绘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李旺供图

题:中国画里说夏至 读懂二十四节气便是读懂中国智慧


(相关资料图)

作者 张少宣

夏至前一天的傍晚,坐在天津五大道桂林路22号的小洋楼中,记者与节气图书《四时悠然》的编审张治先生和书中插画作者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李旺先生闲坐访谈。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的道路上行人不多,三三两两路过的孩子踩着水嬉笑而过,夜风吹过屋檐上挂着的风铃,清脆声和着路上的浅笑声、车轮声,仿佛城市的浅吟低唱,又似夏至未至的暑间偷凉。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智慧的体现,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创作出让世界能接受、能看懂、能领悟的二十四节气作品。”李旺说道。

图为作者展示《四时悠然》中夏至相关内容。张少宣 摄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我们的话题便由此展开。

中国的文化很自信

翻开《四时悠然》,李旺首先打开夏至一页,身着布衣者席坐于地,手压一把蒲扇,身前是鱼游浅底,荷花相映。男子双目低垂似在观水,又似冥想,一双布鞋则散落一旁,一派自在。

小小的一幅夏至图中,是市井的生活细节,是时节的风物风貌。以水墨作画,有着西方画的写实,又充满中国画的写意,相得益彰下让夏至风物跃然纸上,眼前的景色又让人充满着想象空间。

“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着一种‘隐士’基因,闲散而不懒散,是渴望超脱的。所以我在以二十四节气进行绘画创作时,想要表现的是一种如诗如梦的景象,但是它又是现实的,不脱离生活的。我最早接触的都是西方绘画技巧,常年在美、英、法、意等国家进行交流。发现西方人对于东方的艺术更加偏爱,中国文化柔美、温润更贴近自然,而这点在二十四节气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李旺说道。

图为法国驻北京总领事华继永在第十届天津国际设计周上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表示深感兴趣。李旺供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仪式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惊艳世界。以节气为序的倒计时,在冬奥舞台上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式的浪漫,也将中国的节气之美传递到五大洲的每个角落。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时序指南,也是中国多民族、多地区的生活时间坐标,是中国人自然哲学观念的生动体现。”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陈聿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张治看来,中国的节气之所以浪漫,在于风物,更在于在此时此刻。未至大暑,尚有清凉的夏至时节,情感的发生和历史上流传至今仍被称颂的美丽故事,最为迷人。中国文化很自信,这种自信有美感,更有内蕴。

图为《四时悠然》作者讲述画作内涵。张少宣 摄

“有资料显示刘禹锡的《竹枝词》便是夏至日所作,诗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时的刘禹锡可能处于热恋中吧,这首诗以模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出了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史专家罗澍伟笑言。

中国节气是智慧更是意境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会放假一天。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的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

在民间则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面不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而是过水面,面煮熟后要过凉水,清凉爽口。夏至吃清凉的过水面,有防暑降温的用意,也有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白昼时间长,讨个好彩头的意思。

夏至后入伏,天气炎热,京津地区有喝冰镇酸梅汤的习俗,《天津风俗诗》中就有天津街头小贩敲击冰盏儿,卖冰、卖酸梅汤的描写。清代《都门竹枝词》中“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简单的两句诗中,透着老北京胡同中的韵味和夏日饮梅汤的酸甜冰凉感觉。

在李旺看来,创作二十四节气画,既要描绘出中国传统绘画的特征,又要让绘画跟当下的生活产生联系。所以,在他的二十四节气画中有一个主要的人物贯穿始终,通过人物来感受节气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再结合风景进行构图。

“在当下,不是说我把国画拿出去,画一个古代的老人,就能彰显文化自信。如果过于强调自己的特色,外国人看不懂,他们接受起来就有障碍。中国的水墨画是‘好东西’,怎么样让外国人理解水墨当中的精髓,是非常重要的。”

在李旺的二十四节气系列画作中,可以看到的是现代表现融入传统审美,创造出的独特的审美意趣,古意与现代感自然沟通。在敷彩上,他选用极地道、纯正的中国颜料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这些由矿物质研磨出的色彩,让纸端的二十四节气显得更加鲜活与生动。

世界为之惊艳的二十四节气

早年间,李旺在法国所做的一次画展中,一幅油画仕女图曾让法国人连连称奇。画中仕女顾盼生辉,眉宇间讲着光阴的故事。“语言有隔阂,但艺术可神交。”是李旺从那时便萌生的感悟。

现如今,他是789艺术区唯一签约的中国国画家。而李旺说在798这样先锋艺术的聚集地,中国画的画展越来越受欢迎。“国画是有故事性的,我用传统笔墨符号系统展现现代视觉图式,表达的则是写实中充满率性,书写中又见画意的思考。”

创作二十四节气系列,李旺形容其就像是用最软的羊毫长峰,写出最遒劲有力的字。体现的是精神,物化的是想象。

在2023年5月份的第十届天津国际设计周上,前来参展的法国驻北京总领事华继永在见到《四时悠然》时,便对其“一见倾心”,并希望李旺和张治能将中国节气文化带到法国,用法文来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与智慧。

“‘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就是一年365天都行走在节气里,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中华文化之大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言生说道。

图为李旺为所绘节气画加盖印章。张少宣 摄

在天津五大道经营着自己餐馆的范程琳,喜欢文化的他店里便收藏着一幅李旺的节气图。西式小洋楼里悬挂着中国文人画,画上是四时即景,人们往来都会多看上一眼。

“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从小父母就讲过很多关于节气的故事。还记得苏东坡有首《鹧鸪天》,里面描绘: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天津的五大道虽然没有山间竹墙,但在夏至的夜晚可以看见繁星点点,星河灿灿。古人还说,阳气之至,阴气始发,其中又蕴含着‘阴阳转换、盛极则衰’的人生哲理。从节气看一座城,天津是一座很能展现中国智慧的城市,这里有一种山河慢的从容与气度。”

取自于自然的宣纸,诞生于矿物的颜料,用料生长于大地的毛笔,借由人的双手将二十四节气绘成画作。惊艳的不仅仅是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心灵安居的韵味悠然。

二十四节气中不仅仅有着四时之美,天时之智,更有着属于华夏文明的生命绚丽和禅意隽永。(完)

关键词:

相关阅读